新时代 新技术 新翻译——第二十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成功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30编辑:yezi来源:中国教育网阅读数:次 手机阅读

       11月25日,第二十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本届大会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翻译协会科技翻译委员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委员会、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承办,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会议深入探讨了科技翻译的历史沿革、时代发展、学科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对翻译教育的深远影响,直面翻译实践和国际传播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和重大机遇,吸引了来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近260位代表现场参会,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翻译协会科技翻译委员会顾问李家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主持。

       赵刚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成立了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开设了大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概论、人工智能与翻译等课程,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了一批具备科技专业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科技翻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他指出,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已成功举办十九届,今年第二十届大会在北外举办对学校具有重要意义。他对科技翻译领域各位专家学者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表示敬意,并希望通过大会交流,进一步推动科技翻译事业发展,为我国科技翻译能力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黄玉龙指出,在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对各国先进科技知识吸收转化,也需要将本土科技创新成果对外表达。做好科技翻译,开展行之有效的科技传播工作,对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拥抱中国发展。他认为,做好对外翻译工作,外语是基础、专业是支撑、文化是关键。科技翻译等垂直领域亟需懂外语、懂专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政产学研用各方应加强协同联动,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夯实人才基础,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语言桥梁。

       李家春强调了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对学术交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感谢了科技翻译委员会创始人的卓越贡献。他指出,科技翻译不仅是加强交流互鉴的重要工作,同时在我国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经济贸易、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认为,在全球化和技术革命加速推进的时代,科技翻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他鼓励科技翻译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更好适应科技发展。

       在特邀发言环节,中国翻译协会科技翻译委员会秘书长李伟格回顾了中国科技翻译的发展历程,强调了科技翻译在全球科技交流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感谢了李佩先生为科技翻译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李伟格指出,科技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和知识的交流。未来科技翻译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业界同仁需不断提升翻译能力,为促进全球科技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姚斌主持特邀发言环节。

       在主旨发言环节,翻译实践、教育、技术等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享真知灼见。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主席何中军以《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智能翻译》为题,强调了大语言模型在机器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理解、生成、逻辑推理和记忆能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中国科学院大学长聘教授王晓东以《从“环境百科”网站翻译管窥国际科普交流和传播》为题,通过演示科技翻译与环境百科网站建设的结合实例,不仅展示了中法两国在科普教育领域的紧密合作,也突显了翻译在科普知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商其坤以《GenAI时代的语言服务与语言教育》为题,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师技术素养,推动教学理念更新。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佐文以《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的低资源语言机器翻译:挑战与路径》为题,以北外研发的LingTrans101为例,展示了北外通过知识增强技术提升低资源语种机器翻译质量的新路径。华为文本机器翻译实验室负责人杨浩以《拥抱大模型,驾驭语音语义翻译新范式》为题,重点探讨了神经机器翻译与大型语言模型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及其相互增强的可能性。阿里巴巴机器翻译算法负责人谢军以《大语言模型时代机器翻译技术的思考》为题,分享了大语言模型时代阿里巴巴机器翻译新的研究范式。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科研合作处处长王琪以《科技术语翻译问题与展望》为题,提出应加强科技术语外译规划和规范化管理,推进我国科技话语体系构建和术语事业国际化进程。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丁丽以《人工智能机器翻译技术在语言服务行业应用及启发》为题,介绍了人工智能机器翻译技术在语言服务行业的应用案例,指出培养熟练使用多模态机器翻译技术与工具的语言通才是时代之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助理朱珊以《GenAI时代口译技术发展与口译人才培养》为题,提出口译员要尽可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业需求,并提出了通过与大语言模型互动提升翻译能力的路径和方法。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潘卫民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执行主任王华树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邓军涛先后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

       GenAI时代的语言服务与语言教育

       在全球化崛起与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正在引发深刻的转型和升级。

       商其坤认为,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更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交往中,语言服务是促进各国之间相互理解、合作发展的重要助力。作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外研在线服务着超过1700所高校,始终专注于通过人际融合重构语言服务流程,培养兼具技术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语言服务方面,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外研社的深厚学术积淀,基于自身核心技术的不懈研发,外研在线在语料对齐、机器翻译、翻译质量检查、翻译评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语言教育方面,外研在线面向MTI、BTI、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师生,打造了服务于CAT教学的一站式翻译教学与实践平台——“iTranslate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与实践平台(以下简称‘iTranslate’)”,兼具教学管理和翻译工具,依托外研社丰富的多语种语料资源,融入对高校翻译教学的洞察,融合翻译记忆、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与海量高品质语料库,支持财经金融、生物医药、科技电子、水力机械等四个垂直领域,支持包括英语、日语、韩语、俄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高棉语(柬埔寨语)等在内的16种语言,为学生提供企业中翻译协作流程的模拟实践平台;同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润色与术语提取,满足教学实践中应用、优化翻译教学全流程,为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助力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翻译人才。外研在线将以iTranslate为核心打造教学实践平台,聚合人才、数据、内容等产学研优质资源数据,构建含课题、基地、科研、标准、论坛、社区的一体化生态,助力教学改革与成果转化;同时,他号召在座专家、学者、企业翘楚与师生代表,深入参与到语言服务产业变革中,实现语言服务的创新发展。

       本届研讨会设立翻译服务、国际传播、翻译研究、翻译伦理、翻译教育、翻译策略等六个分论坛,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交流。

       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资深教授、资深翻译家李亚舒进行大会总结。他认为,大语言模型技术是科技革命的新浪潮,对机器翻译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指出,科技翻译面临新挑战,但同时也充满无限可能。他期待在不断创新的科技浪潮中,科技翻译能够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服务社会,为全球科技交流搭建更为畅通的桥梁。闭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党总支书记葛冬冬主持。

       本届科技翻译研讨会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和翻译技术的前沿进展,展现了中国在科技翻译领域取得的成绩和未来发展潜力,让与会人员对科技翻译在全球科技创新与合作中的关键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垂直领域翻译工作中的应用带来诸多启发。